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首页 > 大事件

大事件

净网:网民散布买卖儿童器官谣言被罚

2025-11-13
2025年11月13日(农历2025年9月24日),净网—2025|散布“买卖儿童器官”“移动手术车”等网络谣言制造恐慌?一网民被处罚。
  因散布“买卖儿童器官”等网络谣言制造恐慌一网民被处罚。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13日,公安部网络安全局官方微信公众号2025年11月13日发布消息,内容如下:
  散布网络谣言?一网民被处罚!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一言一行都需恪守法律底线。近日,福建福安市公安机关快速查处一起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依法对造谣网民作出行政处罚。
  2025年10月14日,林某(女,36岁)为吸粉引流、博取关注,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内容为“穆阳等地出现人贩子买卖儿童器官”的谣言信息,造成当地居民恐慌,引发大量网民关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经查证,林某发布的信息纯属虚构。
  目前,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林某处以行政处罚。
  网络造谣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01
  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需依法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
  02
  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
  03
  刑事责任
  如编造传播的虚假信息情节严重,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1条之一)
  ·寻衅滋事罪(《刑法》第293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明确,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等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1
  严守法律底线,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
  自觉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每一次转发与发布,都是一份责任。
  02
  提高辨别能力,做网络谣言的抵制者
  面对夸张、耸人听闻的信息,请保持理性,多方核实,不轻信不盲从,拒绝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03
  积极参与举报,做网络空间的守护者
  如发现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请及时通过官方渠道举报。让我们携手,共筑清朗、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素材|福建宁德网警
  (公安部网安局公众号)